7月18日,2025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和青年联赛第二站赛事,在上海落下帷幕。在青年联赛中,上海的参赛队伍成绩出众,除了上海青年队赢得本站冠军外,另一支队伍上海辰宜队获得第三名,充分展现了上海桥牌在后备力量上的综合实力。
提升青年牌手水平
青年联赛与A类俱乐部联赛同场举办,是牌手相互之间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中国桥牌协会国家级裁判、担任本站A类俱乐部联赛赛事裁判长的汪炯说:“这是促进我们桥牌后备力量发展的一项赛事。中桥协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了不少便利,赛事成为托举青年牌手提升水平的一个平台。”
很多年轻牌手都是从中小学就开始学习桥牌,到了大学阶段,这些有桥牌基础的年轻人四散而开。汪炯说:“桥牌运动有一个特点,如果找不到伙伴,可能从此以后就不打牌了。举办青年联赛主要是希望把这些有桥牌基础、爱好桥牌的年轻人组织在一起,通过比赛让他们的水平得到充分提高。”
上海青年队队员沈仪宁表示,青年联赛是一个全新的赛事平台,对于年轻牌手来说很有锻炼价值,“尤其是青年联赛与A俱联赛赛场相距很近,我们与A类俱乐部牌手打同样的牌,可以受到很大的鼓励,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青训成才系统完善
参加全国桥牌青年联赛的8支队伍中,上海有5支,占了全部参赛队伍的一半多,在7月初结束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桥牌项目的预赛中,上海在包含男女青年组在内的6个组别中均拿到决赛资格,充分证明上海桥牌青训模式的成功。
上海桥牌进校园的工作起步较早,每年举办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桥牌比赛、上海市学生阳光大联赛中学生桥牌比赛、上海市学生智力运动会、“上海之星”上海市青少年桥牌锦标赛四大青少年桥牌赛事。
创办于1998年的上海市学生阳光大联赛中学生桥牌比赛已持续举办27年,参赛队伍多达100支,覆盖全市16个区。7月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桥牌比赛,来自全市152支代表队共845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团体赛,183对366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双人赛。
由上海市桥牌协会主办的上海市青少年桥牌锦标赛具有选拔功能,该比赛各组别的冠军队伍将被选拔为代表上海相应组别的队伍参加全国青年团体赛和全国少年团体赛。
近年来,上海有2000多名小选手通过了一至十级的入级考试,完成十级考试的选手有近100人。全市桥牌讲师共有159人。上海市桥牌协会副秘书长兼综合管理部部长丁建华介绍,上海桥牌青训工作出色的另一个原因是,市级青少年比赛只设定约组,而且从小对小选手进行各项参赛规范,比如12岁以上年龄组的比赛使用幕布等。
通过完善的青训体系,上海桥牌人才不断涌现。目前担任上海市桥牌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赵冰和代表中国混合队获得世界桥牌运动会亚军的年轻组合陈一超/傅博,都是上海桥牌青训的优秀代表。
上海市桥牌协会会长戴柳透露,未来争取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世界桥牌团体锦标赛能够继2007年之后再次落户上海,同时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上海桥牌人才的传承和储备,为上海桥牌乃至中国桥牌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人人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